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捭的解释

复制

bǎi ㄅㄞˇ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36D CJK 基本汉字

11画

8

左右结构

会意字

RRTF

QHWJ

DNED

56040

2206

6267

U+636D

[12132511312]横、竖钩、提、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捭字概述

〔捭〕字的拼音是(bǎi),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1画

〔捭〕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捭〕字仓颉码是QHWJ,五笔是RRTF,四角号码是56040,郑码是DNED,中文电码是2206,区位码是

〔捭〕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捭〕字异体字是

捭字笔顺
捭字详解

bǎiㄅㄞˇ

基本解释

两手左右旁击。

分开。~阖(指用手段分化或拉拢)。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卑声。本义:两手横击。

2.两手横向对外旁击strike with hands

捭,两手击也。 —— 《说文》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 左思《吴都赋》

3.通“擘”。掰开,分开break off with the fingers and thumb

捭,开也。 —— 《广雅》捭阖。捭之者。料其情也。 —— 《鬼谷子》。注:“捭,拨动也。”其燔黍捭豚。 —— 《礼记·礼运》

1bǎiㄅㄞˇ

详细解释

1.两手横开向外旁击。

《说文解字•手部》:“捭,两手击也。”

2.开。参见“捭阖”条。

2ㄅㄛˋ

详细解释

分开。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唐•孔颖达•正义:“或捭析豚肉,加于烧石之上而孰之,故云:『捭豚』。”

1bǎiㄅㄞˇ

详细解释

〈书〉两手横向对外击。

拉虎捭熊,予犹稚童(北周‧庾信〈竹杖赋〉)。

2ㄅㄛˋ

详细解释

〈书〉分开;撕裂。通“擘”。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礼记‧礼运》)。

字源字形

捭(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捭(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捭(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捭”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