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裎〕字的拼音是(chéng,chěng),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12画。
〔裎〕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裎〕字仓颉码是LRHG LRMG,五笔是PUKG,四角号码是36214,郑码是WTJC,中文电码是5935,区位码是。
〔裎〕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裎〕字异体字是 。
裎
1chéngㄔㄥˊ基本解释
①脱衣露体。
②古代系玉佩的带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裸体,没有穿衣服或脱去衣服的情状nude。
裎,但也。从衣,呈声。 —— 《说文》裎,袒也。 —— 《广雅》裎,裸也。 —— 《后汉书·马融传》注虽袒裼裸裎于我侧。 —— 《孟子》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 《战国策》
2.系玉佩的带子ribbon。
佩紟谓之裎。 —— 《方言》。郭璞注:“所以系玉佩带也。”
3.另见 chěng。
裎
2chěngㄔㄥˇ基本解释
◎古代一种对襟单衣。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代的一种对襟单衣jacket。
2.另见 chéng。
裎
chéngㄔㄥˊ详细解释
动
◎光著身子不穿衣服。
《集韵•平声•清韵》:“裎,倮也。”《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名
◎佩带。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下•释器》:“佩𫄛谓之裎。”疏证:“古者佩玉有绶,以上系于衡,衡上复有绶,以系于革带。”
裎
1chéngㄔㄥˊ详细解释
◎〈书〉袒露;裸露身体。
裸裎。
裎
2chéngㄔㄥˊ详细解释
◎〈书〉古代一种对襟单衣。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裎,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chéng,chěng),衤部,共12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