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盗的解释

复制

dào ㄉㄠˋ

皿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76D7 CJK 基本汉字

11画

6

上下结构

会意字

UQWL

IOBT

TDRL

37102

4142

2133

U+76D7

[41353425221]点、提、撇、横撇/横钩、撇、捺、竖、横折、竖、竖、横

盗字概述

〔盗〕字的拼音是(dào),部首是皿部,总笔画是11画

〔盗〕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盗〕字仓颉码是IOBT,五笔是UQWL,四角号码是37102,郑码是TDRL,中文电码是4142,区位码是

〔盗〕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盗〕字异体字是

盗字笔顺
盗字详解

dàoㄉㄠˋ

基本解释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强~。窃国大~。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同本义steal

盜,私利物也。窃货曰盗。 —— 《荀子·脩身》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 —— 《庄子·山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盗器为奸。 —— 《左传·文公十八年》盗名不如盗货。 —— 《荀子·不苟》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 《史记·魏公子列传》齐国人善盗乎?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偷盗(偷窃);盗跖下惠(跖和柳下惠,两人虽是兄弟,但跖被诬为大盗,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盗名(偷取美名)

3.抢掠劫持rob

遂共盗而残之。 —— 《列子·说符》

4.窃据;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 usurp。如:盗恩(冒取他人的功勋和奖赏);盗篡(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盗据(割据;强占)

5.诈骗;骗取 defraud。如:欺世盗名;盗言(巧诈甜美的言辞);盗铸(私自铸钱)

6.侵犯 invade。如:盗边(侵犯边境)

7.私通have illicit intercourse

闻平居家时,盗其嫂。 —— 《汉书·陈平传》

8.逃避 escape。如:盗税(逃避纳税)

名词

1.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thief; pilferer

其犹穿窬(跳墙)之盗也与。 —— 《论语·阳货》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 —— 刘基《卖柑者言》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 —— 《世说新语·或溺》

2.抢劫财物的人,强盗robber; bandit

职盗为寇。 —— 《诗·大雅·桑柔》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 —— 宋· 苏轼《教战守》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 —— 《庄子·盗跖》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史记·项羽本纪》是故寇盗处处蚁合。 —— 《世说新语·识鉴》

盗竽(盗魁;盗首);盗目(盗贼头目);海盗;窃国大盗。

3.对反叛者的贬称 mobster。如:盗乱(盗匪之乱)

副词

偷偷地,暗中地 in secret民亦间盗铸钱。——《史记·平准书》

字源字形

盗(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盗(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盗(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盗(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盗(简·秦·龙岗) 龙岗

盗(简·秦·关沮) 关沮

盗(简·秦·里耶) 里耶

盗(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盗(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盗(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盗(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盗(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盗(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盗(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盗(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