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斧的解释

复制

ㄈㄨˇ

斤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65A7 CJK 基本汉字

8画

4

上下结构

会意字

WQRJ-86、WRRJ-98

CKHML

OOPD

80221

2445

2411

U+65A7

[34343312]撇、点、撇、捺、撇、撇、横、竖

斧字概述

〔斧〕字的拼音是(fǔ),部首是斤部,总笔画是8画

〔斧〕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斧〕字仓颉码是CKHML,五笔是WQRJ-86、WRRJ-98,四角号码是80221,郑码是OOPD,中文电码是2445,区位码是

〔斧〕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斧〕字异体字是

斧字笔顺
斧字详解

ㄈㄨˇ

基本解释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2.同本义ax, axe; hatchet

斧,斫也。 —— 《说文》丧其资斧。 —— 《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既破我斧。 —— 《诗·豳风·破斧》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宋· 苏轼《石钟山记》

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

3.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ax diagram

斧谓之黼。 —— 《尔雅·释器》加斧于椁上。 —— 《礼记·檀弓上》天子负斧依。 —— 《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负斧扆。 —— 《文选·张衡·东京赋》

斧藻。

动词

1.用斧子劈、砍或破开ax; axe

公怒,斧其门。 —— 《聊斋志异》

斧木。

2.删改;修饰 delete and change。如:斧琢(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ㄈㄨˇ

详细解释

1.砍物的工具。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古代杀人用的兵器或刑具。

《文选•班彪•王命论》:“遇折足之凶,伏斧钺之诛。”《聊斋志异•卷一•青凤》:“倘宥凤也,刀锯𫓧钺,小生愿身受之。”

以斧砍物。

汉•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聊斋志异•卷八•小翠》:“公怒,斧其门。”

ㄈㄨˇ

详细解释

1.砍伐树木的工具。

刀斧、斧头。

2.古时一种兵器。

斧钺。

字源字形

斧(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斧(甲骨文·商·午组) 甲骨文 午组

斧(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斧(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斧(简·秦·关沮) 关沮

斧(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斧(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斧(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斧(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斧(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斧(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斧(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斧(传抄·宋·古文砖) 传抄 古文砖

斧(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