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竿的解释

竿

复制

gān ㄍㄢ

⺮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7AFF CJK 基本汉字

9画

3

上下结构

会意字

TFJ

HMJ

MAED

88401

4557

2445

U+7AFF

[314314112]撇、横、点、撇、横、点、横、横、竖

竿字概述

〔竿〕字的拼音是(gān),部首是⺮部,总笔画是9画

〔竿〕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竿〕字仓颉码是HMJ,五笔是TFJ,四角号码是88401,郑码是MAED,中文电码是4557,区位码是

〔竿〕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竿〕字异体字是

竿字笔顺
竿字详解

竿

gānㄍㄢ

基本解释

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

特指“钓鱼竿”垂~。投~。~钓。

古代指竹简。~牍(书信)。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2.同本义。竹子的主干bamboo pole

竿,竹梃也。 —— 《说文》籊籊竹竿。 —— 《诗·卫风·竹竿》禁藏母拊竿。 —— 《管子》竿殳之所揘毕。 —— 张衡《西京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古代艺人借以在其上表演各种技艺动作的长竿);竿殳(竹杖);竿首(竹竿顶端);竿头(竹竿的顶端)

3.通“简”。竹简bamboo script

不离苞苴竿牍。 —— 《庄子·列御寇》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 —— 宋· 朱彧《萍洲可谈》

竿牍(指书信,古代用竹简书写,故称竿牍)

4.特指钓竿 fishing rod。如:垂竿;竿纶(钓竿与钓线)

5.指竹篙 punt-pole。如:竿枻(竹篙和船桨)

量词

1.计算长状物的单位,竹一根为一竿。

一径野花香袭体,数竿幽竹绿依依。 —— 《西游记》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 《苏州园林》

2.方言。用于抽旱烟。

约摸咂完一竿叶子烟的时候,…听见…有人朝房外跑走的脚步声。 —— 《大波》

动词

1.以竿悬挂hang with a pole

应元乘月黑,束槀为人,人竿一灯,立陴郳间。 ——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竿旌(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竿首(用竿悬首)

2.通“干”。请托request another' s help

竿摩,谓相逼近也。今俗以事干人者谓之相竿摩。 —— 《后汉书·董卓传》注

竿摩(干求,请托)

竿

gānㄍㄢ

详细解释

1.竹干、竹茎。可截取供使用。

《诗经•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文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竹竿。

2.量词。计算竹子的单位。

宋•苏轼〈赠惠山僧惠表〉诗:“敧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西游记•第一三回》:“一径野花香袭体,数竿幽竹绿依依。”

竿

gānㄍㄢ

详细解释

1.竿子。

钓竿、标竿、百尺竿头、立竿见影。

2.姓。

字源字形

竿(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竿(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竿(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竿(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竿(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竿(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竿(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