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糊的解释

复制

ㄏㄨ ㄏㄨˊ ㄏㄨˋ

米部 共15画 左中右结构 U+7CCA CJK 基本汉字

15画

9

左中右结构

会意字

ODEG

FDJRB

UFJQ

97920

4739

2693

U+7CCA

[431234122513511]点、撇、横、竖、撇、点、横、竖、竖、横折、横、撇、横折钩、横、横

糊字概述

〔糊〕字的拼音是(hū,hú,hù),部首是米部,总笔画是15画

〔糊〕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糊〕字仓颉码是FDJRB,五笔是ODEG,四角号码是97920,郑码是UFJQ,中文电码是4739,区位码是

〔糊〕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糊〕字异体字是

糊字笔顺
糊字详解

1ㄏㄨ

基本解释

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了一层泥。

详细解释

动词

1.涂抹 plaster

糊墙缝;糊窟窿;糊上一层泥

2.泛指遮掩 cover

词缀

糊弄(胡扯瞎弄,草草了事)

3.叠用在形容词后加重程度。

黑糊糊,粘糊糊

4.另见 hú;hù。

2ㄏㄨˊ

基本解释

粘合,涂附。裱~。~墙。~窗户。

粥类。~口。

〔~涂〕①不明事理;认识模糊混乱,如“他太~~了”;②内容混乱的,如“~~账”。

同“煳”。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米,胡声。本义:同“餬”。稠粥) 同本义 thick congee; thick gruel 日用面一斗为糊,以供缄封。——唐· 冯贽《云仙杂记》引《宣武盛事》

动词

1.用浆糊或用别的粘剂粘合 paste

糊刷(裱糊上所用的鬃质扁形刷子);糊纸(用纸沾贴上去);糊裱(用纸等糊窗户、墙壁、顶棚等)

2.用粥填塞。比喻勉强维持生活make both ends meet; live from hand to mouth

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 —— 《魏书》

形容词

1.同“煳”。食品、衣物等经火变得黄黑发焦 burnt

糊饭;馒头烤糊了

2.不清楚,不明事理 confused

糊突(指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糊突突(一塌糊涂);糊涂桶(糊突虫。骂人话)

3.另见 hù;hū。

3ㄏㄨˋ

基本解释

像粥一样的食物。面~。辣椒~。

欺骗,蒙混,敷衍。~弄。

详细解释

名词

像稠粥一样的食物 paste。 如:辣椒糊;面糊;糨糊。口语中多念轻声。

动词

1.敷衍。弥缝缺失 be perfunctory

糊弄(将就)

2.蒙混 muddle through

糊弄(欺骗;蒙混);你别糊人

3.另见 hū;hú。

1ㄏㄨˊ

详细解释

1.以米麦粉和水调成的稠状物。

面糊、浆糊。

2.具有黏性而秾稠的食物。

《西游记•第六九回》:“滑软黄粱饭,清新菰米糊。”

芋糊、鳝糊、芝麻糊。

1.黏贴。

《老残游记•第七回》:“又叫买了几张桑皮纸,把那个破窗户糊了。”

裱糊、糊纸。

2.填饱肚子。

《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自耕自食,尽可糊口。”

不清楚、不明白。参见“模糊”条。

烧焦、煮烂。

蛋煎糊了。、我把那锅牛肉煮糊了。

2ㄏㄨ

详细解释

黏合封闭。

糊窟窿、拿一张纸把这条缝糊上。

3ㄏㄨˋ

详细解释

参见“糊弄”条。

1ㄏㄨˊ

详细解释

1.稠粥。

2.以食物充饥。

糊口。

3.黏合;涂抹。∥也作“餬”(陆⃝今不用)。

糊纸、糊风筝、糊灯笼。

4.有黏性的东西。

糊剂、糊料、浆糊。

5.不清楚、不明白。

糊里糊涂。

6.(食品、衣物等)因火烤变焦、变黄或变黑。也作“煳”。

面包烤糊了。

2ㄏㄨˊ

详细解释

用糊状的东西堵塞物体表面的洞孔、缝隙,或者涂抹物体表面。

把墙上那个洞眼用水泥糊上、篱笆墙上糊了一层泥。

3ㄏㄨˊ

详细解释

粥状的黏稠食物。也作“餬”(陆⃝今不用)。

面糊、芝麻糊、核桃糊。

字源字形

糊(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糊(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糊(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糊(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糊

糊,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hū,hú,hù),米部,共15画,左中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