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祭的解释

复制

ㄐㄧˋ zhài ㄓㄞˋ

示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796D CJK 基本汉字

11画

6

上下结构

会意字

WFIU

BOMMF

RSBK

27901

4385

2832

U+796D

[35445411234]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横、竖钩、撇、点

祭字概述

〔祭〕字的拼音是(jì,zhài),部首是示部,总笔画是11画

〔祭〕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祭〕字仓颉码是BOMMF,五笔是WFIU,四角号码是27901,郑码是RSBK,中文电码是4385,区位码是

〔祭〕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祭〕字异体字是

祭字笔顺
祭字详解

1ㄐㄧˋ

基本解释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奠。~礼。~灵。~典。~扫。

供奉鬼神或祖先。~祖。~天。~祀。~灶。

使用(法宝)~起一件法宝。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

2.同本义obit; offer a sacrifice

祭,祀也。 —— 《说文》祭之为言索也。 —— 《说苑·权谋》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 —— 《谷梁传·成公十七年》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 —— 《公羊传·桓公八年》注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 《礼记·祭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 —— 《论语·乡党》以灵鼓鼓社祭。 —— 《周礼·地官》

公祭死难烈士;主祭;陪祭;祭扫(祭祀并扫墓)

3.使用,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 wield

祭起一件法宝来

4.另见 zhài。

2zhàiㄓㄞˋ

基本解释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姓。

2.另见 jì。

1ㄐㄧˋ

详细解释

1.拜鬼神。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

2.对死者致敬追思。

唐•张籍〈没蕃故人〉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祭吊。

3.念咒以施用法宝,常用于古小说中。

《封神演义•第五四回》:“不防土行孙祭起捆仙绳,一声响,把哪吒平空拿了去。”

祭奠的仪式。

家祭、公祭。

2zhàiㄓㄞˋ

详细解释

姓。如汉代有祭遵。

1ㄐㄧˋ

详细解释

1.拜鬼神、祖先。

祭祀、祭祖、祭奠。

2.祭奠的仪式。

家祭、公祭、春祭。

3.(古代神怪小说)指用咒语施放(法宝);施行。

且说魔家兄弟四人祭起各样异宝、祭出铁腕。

2zhàiㄓㄞˋ

详细解释

姓。

字源字形

祭(金文·西周·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

祭(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祭(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祭(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祭(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祭(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祭(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祭(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祭(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祭(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祭(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祭”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