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齎的解释

复制

ㄐㄧˊ

齊部 共21画 半包围结构 U+9F4E CJK 基本汉字

21画

7

半包围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YVUM-86、YJMU-98

YXBUC

SYNL

00223

待添加

待添加

U+9F4E

[414325335432112511134]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撇、撇、竖提、捺、撇、竖、横、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齎字概述

〔齎〕字的拼音是(jí),部首是齊部,总笔画是21画

〔齎〕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齎〕字仓颉码是YXBUC,五笔是YVUM-86、YJMU-98,四角号码是00223,郑码是SYNL,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齎〕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齎〕字异体字是

齎字笔顺
齎字详解

1ㄐㄧˊ

基本解释

遣送;送給。《周禮•春官•小祝》:“及葬,設道齎之奠,分禱五祀。”

攜帶;持。《史記•秦始皇本紀》:“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

托付;交給。《儀禮•聘禮》:“又齎皮馬。”

懷着;抱着。如:齎志;齎恨。漢阮璃《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齎見薄之决計,秉翻然之成議。”

具備;充當。《篇海類編•通用類•齊部》:“齎,備也。”

通“資”。①費用;錢財。《周禮•春官•巾車》:“毁折,入齎於職幣。” ②材料;物資。《廣韻•齊韻》:“齎,装也。” ③憑藉;藉助。唐皎然《酬別襄陽詩贈少微》:“文字齎秦本,詩騒學楚人。”

通“齊(臍)”。①肚臍,因指瓠瓜腹部。《周禮•春官•鬯人》:“禜門,用瓢齎。” ②指漩涡。《列子•黄帝》:“與齎俱入,與汩偕出。”

通“齌”。盛。明袁宏道《叙小修詩》:“不揆中情,信讒齎怒。” 姓。见《萬姓統譜•齊韻》。

详细解释

1.拿東西給人,送給give

齎,持遺也。從貝,齊聲。 —— 《說文》共其財用之幣齎。 —— 《周禮·外府》設道齎之奠。 —— 《周禮·小祝》。注:「猶送也。」受其將幣之齎。 —— 《周禮·小宗伯》又齎皮、馬。 —— 《儀禮·聘禮記》王何不以地齎周最。 —— 《戰國策·西周策》齎錢三百萬。 —— 《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齎助(接濟;資助);齎賞(賞賜);齎錢(持贈金錢);齎盜糧(贈送糧食給盜寇)

2.攜帶;持bring; hold

行者齎。 —— 《漢書·食貨志》。注:「謂將衣食之具以自隨也。」齎盜糧。 —— 《荀子·大略》

齎酒(攜酒,帶酒);齎帶(攜帶);齎排(置辦安排);齎刺(持名片往謁)

3.懷抱着cherish

齎見薄之决計,秉翻然之成議。 —— 漢阮璃《為曹公作書與孫權》

齎志(心懷大志);齎志而歿(心懷未遂的志願死去);齎子(男性生殖器)

2ㄐㄧ

详细解释

1.赠送。

《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2.拿、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于是赍牛酒诣道真。”

3.挟抱、怀持。

南朝宋•鲍照〈代蒿里行〉:“赍我长恨意,归为狐兔尘。”

赍志以殁。

ㄐㄧ

详细解释

1.〈书〉赠送。

赍钱三百、赍黄金千斤。

2.〈书〉心里怀抱著(某种想法)。

赍志、赍恨。

3.姓。

ㄐㄧ
字源字形

齎(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齎(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齎(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齎(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齎(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齎(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齎(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齎(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