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熸的解释

复制

jiān ㄐㄧㄢ

火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71B8 CJK 基本汉字

16画

12

左右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OAQJ

FMUA

UORK

91861

待添加

待添加

U+71B8

[4334153515352511]点、撇、撇、点、横、竖折/竖弯、撇、竖提、横、竖折/竖弯、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

熸字概述

〔熸〕字的拼音是(jiān),部首是火部,总笔画是16画

〔熸〕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熸〕字仓颉码是FMUA,五笔是OAQJ,四角号码是91861,郑码是UORK,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熸〕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熸〕字异体字是

熸字笔顺
熸字详解

jiānㄐㄧㄢ

基本解释

熄灭:“母独从容以絮被濡水,往覆然处,火立~。”

溃败:“子瑕卒,楚师~。”

烧毁;灭亡。如“始皇焚书,故~焉。”

详细解释

动词

1.火熄灭 extinguish。如:熸灰(灰烬);熸燧(已熄的火)

2.军队溃败 debacle。如:熸亡(熸灭。灭亡)

jiānㄐㄧㄢ

详细解释

1.火熄灭。

《玉篇•火部》:“熸,火灭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王夷师熸。”晋•杜预•注:“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熸。”

2.战败、溃败。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子瑕卒,楚师熸。”《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庚寅,刘公岛陷,水师熸。”

jiānㄐㄧㄢ

详细解释

1.〈书〉火熄灭。

王夷师熸(《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聊命纵火,数处熸然(《唐大诏令集‧卷一三○》)。

2.〈书〉(军队)溃败;战败。

子瑕卒,楚师熸(《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庚寅,刘公岛陷,水师熸(《清史稿‧卷二十四‧德宗本纪二》)。

字源字形

熸(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熸”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