鄨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7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7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64頁,第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必袂切,音蔽。
《玉篇》:牂牁縣名。
例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温水,南至鄨。又,《後漢・郡國志》〔註〕:不狼山,鄨水所出。
音又,《集韻》:必列切,音鼈──義同。
注解
〔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鄨〕字拼音是b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敝、邑。
〔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 ⑴ 古县名,在今中国贵州省遵义市西。⑵ 古河名。
鄨,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bì),邑部,共18画,上下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