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铲的解释

复制

chǎn ㄔㄢˇ

钅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94F2 CJK 基本汉字

11画

6

左右结构

会意字

QUTT

OPYTH

PSM

80701

6980

1889

U+94F2

[31115414313]撇、横、横、横、竖提、点、横、点、撇、横、撇

铲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59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320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1308頁,第4

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楚限切;《正韻》:楚𥳑切,𡘋音剗。
說文》:鏶也。一曰平䥫。
韻會》:平木鐵器。

又,《正韻》與剗同。木華〈海賦〉:鏟臨崖之阜陸。杜甫詩:意欲鏟𤴁障。

又,損削也。
唐書・高竇傳》:埋光鏟采。〈陳子昂傳〉:鏟山輦石。

又,與產同。鮑照〈蕪城賦〉:鏟利銅山。

又,《廣韻》:初雁切;《集韻》、《韻會》:初諫切,𡘋音羼──義同。

又,《集韻》:齒善切,音闡。
博雅》:籤謂之鏟。

注解

〔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鏟〕字拼音是ch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產

〔鏟〕字造字法是形聲。从金,產聲。本义是用以鏟削的鐵器。

〔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ǎn] ⑴ 削平東西或把東西取上來器具⑵ 用鏟或鍬撮取或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