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腶的解释

复制

duàn ㄉㄨㄢˋ

月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8176 CJK 基本汉字

13画

9

左右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EWDC-86、ETHC-98

BHJE

QNCQ

77247

待添加

待添加

U+8176

[3511321113554]撇、横折钩、横、横、撇、竖、横、横、提、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腶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68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989頁,第26

標點整理本: 第956頁,第10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𡘋音鍛。
集韻》:腶脩,捶脯施薑、桂也。
禮・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釋文〕加薑、桂曰腶脩。
公羊傳・莊二十四年》:然則曷用棗栗云乎,腶脩云乎。〔註〕腶脩者,脯也。

又作鍛。
左傳・哀十一年》:進稻醴、粱糗、腶脯焉。〔釋文〕腶,亦作鍛。

注解

〔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腶〕字拼音是d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段

〔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uàn] ⑴ 〔腶脩〕经过捶捣加上姜桂制成的干肉。《集韻•换韻》:“腶脩,捶脯施薑桂也。”《儀禮•有司徹》:“入于房,取腹與腶脩,執以出。”

含“腶”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