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耏的解释

复制

ér ㄦˊ nài ㄋㄞˋ

而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800F CJK 基本汉字

9画

3

左右结构

会意字

DMJE

MBHHH

GLPD

12222

待添加

待添加

U+800F

[132522333]横、撇、竖、横折钩、竖、竖、撇、撇、撇

耏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而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9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61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927頁,第16

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𡘋音奈。
說文》:罪不至髠也。〔註〕徐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
前漢・功臣侯表》耏爲鬼薪,亦作耐。詳耐字註。

又,《廣韻》:𩓣也。

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𡘋音而。
玉篇》:頰鬚也。
釋名》:耏,耳耏也。耳有一體,屬著兩邊,耏耏然也。
後漢・章帝紀》:冒耏之類,〔註〕言鬚鬢多,蒙冒其面。

又,姓。
左傳・文十年》:耏班御皇父充石。

又,《玉篇》:髵,亦作耏,獸多毛。

注解

〔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而部

〔耏〕字是多音字,拼音是ér、n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而、彡,五行属

〔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ér] ⑴ 同“而”,胡须:“以麝揉苏,泽~颜鼻耳。”⑵ 兽多毛。⑶ 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西北。⑷ 姓。 [nài] ⑴ nài ㄋㄞˋ 古代剃去颊须、以示惩处的一种轻刑:“刑有髡、钳、刖、劓,小罪~。”

含“耏”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