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茴的解释

复制

huí ㄏㄨㄟˊ

艹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8334 CJK 基本汉字

9画

6

上下结构

会意字

ALKF

TWR

EJJ

44600

5418

6078

U+8334

[122252511]横、竖、竖、竖、横折、竖、横折、横、横

茴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63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029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996頁,第26

唐韻》:戸恢切,音回。
玉篇》:茴香,草名。嵆康〈茴香賦〉:仰眺崇岡,俯察幽坂,乃見茴香,生蒙楚之間。
本草》:馬蘄,一名野茴香;蒔蘿,一名小茴香。

又,《韻會》:藥草,防風葉也。

注解

〔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茴〕字拼音是hu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回,五行属

〔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í] ⑴ 〔~香〕a.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分裂像毛,夏天黄色花,全株有强烈芳香,茎叶嫩时可食,子实可作香料,亦可入药。通称“小茴香”;b.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初夏开红花,果实八角形,可作调料或入药,通称“八角茴香”、“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