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蓟的解释

复制

ㄐㄧˋ

艹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84DF CJK 基本汉字

13画

10

上下结构

会意字

AQGJ

TNMN

ERKD

44120

5636

2827

U+84DF

[1223525121122]横、竖、竖、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竖、竖钩

蓟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4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060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1030頁,第23

唐韻》:古誼切;《集韻》、《正韻》:吉詣切,𡘋音計。
說文》:芺也。
爾雅・釋草》:芺薊。〔疏〕薊生山中者名术,其生平地,而肥大於衆者名楊枹,薊今呼爲馬薊。

又,地名。
禮・樂記》:封黃帝之後于薊。〔註〕今涿郡薊縣。

又,姓。
神仙傳》:薊子訓,齊人。

五經文字》:从角者譌。

注解

〔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薊〕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魝

〔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 ⑴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可入藥,亦稱“大薊”。

含“蓟”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