䘓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54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07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82頁,第29字
音《唐韻》、《集韻》𡘋苦紺切,音勘。
《玉篇》:羊凝血也。
《韻會》:按陶氏《本草註》云:宋時大官作䘓,削藕皮落其中,血不凝,知藕之散血,然則䘓,血羹也。
音又,《集韻》:徒濫切,音憺;徒紺切,音贉──義𡘋同。
例《類篇》作𧗀,亦作𧗐、𧗛。
注解
〔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血部。
〔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àn、k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血、臽。
䘓,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kàn,kào),血部,共14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