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稂的解释

复制

láng ㄌㄤˊ

禾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7A02 CJK 基本汉字

12画

7

左右结构

会意字

TYVE-86、TYVY-98

HDIAV

MFSX

23932

4450

7992

U+7A02

[312344511534]撇、横、竖、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撇、捺

稂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42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853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814頁,第10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𡘋音郎──草名,似莠。
詩・曹風》:浸彼苞稂。又,〈小雅〉:不稂不莠。〔註〕稂、莠,皆害苗。
爾雅・釋草》:稂,童粱。〔註〕莠類。
爾雅翼》:稂,惡草,與禾相雜,故詩人惡之。古者以飤馬。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義同。

廣韻》亦作蓈。

注解

〔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稂〕字拼音是l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良,五行属

〔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áng] ⑴ 害禾苗的杂草。⑵ 姓。

含“稂”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