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浪的解释

复制

làng ㄌㄤˋ

氵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6D6A CJK 基本汉字

10画

7

左右结构

会意字

IYVE-86、IYVY-98

EIAV

VSXO

33132

3186

3243

U+6D6A

[4414511534]点、点、提、点、横折、横、横、竖提、撇、捺

浪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90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624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571頁,第22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𡘋音郎──滄浪,水名。
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又,康浪,水名。
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又,浪浪,流貌。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又,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又,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又,博浪,地名。
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又,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又,莊浪,縣名,屬平凉府。

又,《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郎宕切,𡘋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又,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又,謔浪,不敬也。
詩・邶風》:謔浪笑傲。〔註〕浪,意萌也。

又,井名。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又,姓。晉浪逢。

又,《集韻》:里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
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

注解

〔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浪〕字拼音是là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良,五行属

〔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àng] ⑴ 大波⑵ 像波浪起伏的⑶ 没有约束,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