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觅的解释

复制

ㄇㄧˋ

见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89C5 CJK 基本汉字

8画

4

上下结构

会意字

EMQB

BBHU

PVLR

20212

6017

3557

U+89C5

[34432535]撇、点、点、撇、竖、横折、撇、竖弯钩

觅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14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134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108頁,第1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狄切,銘入聲。
廣韻》:求也。〈魏志・管輅傳〉:覓索餘光。
晉書・武帝紀》:是猶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覓路。

又,《唐書・南蠻傳》:南詔,以貝十六枚爲一覓。

又,《宋史・眞宗紀》:祥符三年,以西凉府覓諾族瘴疫,賜藥。

正字通》:从爪、从見。俗作覔。非。
字彙補》一作𧠘𧠙
集韻》本作覛,亦書作𧠨,或作眽,𡘋非。

注解

〔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見部

〔覓〕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爫、見

〔覓〕字造字法是會意。從爪,從見。表示用手和眼去尋找。本义是尋找,到處尋找。

〔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ì] ⑴ 找,尋求⑵ 數量單位,中國唐代南詔以十六枚貝爲一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