孴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子部
武英殿刻本: 第663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280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218頁,第14字
音《玉篇》:牛起切;《集韻》:偶起切;《類篇》:魚紀切,𡘋音擬。
《說文》:盛貌。
《玉篇》:又衆多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芝栭攢羅以戢孴。杜甫〈朝享大淸宮賦〉:羅詭異以戢孴。
音又,入聲。
《韻會》:弋入切,音翊──義同。
例《集韻》:籀作𡥨,或作𡥦。
注解
〔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子部。
〔孴〕字拼音是nǐ,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孨、日。
〔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ǐ] ⑴ 繁盛的样子。⑵ 〔戢~〕众多的样子,如“芝栭欑罗以~~。”⑶ 聚集:“如或有遗漏,则为编~未周。”
孴,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nǐ),子部,共13画,上下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