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牛的解释

复制

niú ㄋㄧㄡˊ

牛部 共4画 独体字 U+725B CJK 基本汉字

4画

4

独体字

会意字

RHK-86、TGK-98

HQ

MB

25000

3662

3703

U+725B

[3112]撇、横、横、竖

牛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正文・丑集上 部首牛部

武英殿刻本:第3430页,第1

同文書局本:第1433页,第1

標点整理本:第1427页,第1

唐韵》、《正韵》:奴豆切;《集韵》、《韵会》:农豆切,上声。 《说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尔雅》:牛曰牛。 《周礼·地官·牛人》:掌万牛之政。

易·说卦传》:坤为牛。 《春秋·考异记》:地精为牛。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郑伯盟于辰陵,公孙黑为质于郑,楚子执之。公子弃疾囚牛首而献诸王。

又,牵牛,星名。 《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

又,牛斗,布名。 《急就篇》:老弱不堪者,衣之以牛斗之衣。

又,牛鼎,器名。 《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为牛鼎。

又,牛车,车名。 《周礼·冬官·车人》:牛车,两辕,四马。

又,牛角,酒器名。 《礼·曲礼》:酒以角erc牛角。

又,牛黄,药名。 《本草纲目》:牛有黄,牛病则生于肝胆之间。

又,牛李,果名。 《本草纲目》:一名酸枣。

又,牛鱼,鱼名。 《尔雅·释鱼》:牛鱼,其状如牛,其鸣也哞。

注解

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牛部

牛字拼音是niú,全包围结构。

牛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牛头、牛角之形。"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是家畜名。

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niú 哺乳动物,体大力强,有角,尾短,四肢强健,供人役使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