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27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26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8頁,第7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𡘋破平聲。
《說文》:阪也。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
《唐書・翰林志》: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例又,飛坡。
《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音又,《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
注解
〔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坡〕字拼音是p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皮,五行属土。
〔坡〕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土,皮声。本义是山地倾斜的地方。
〔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ō] ⑴ 倾斜的地方⑵ 倾斜
坡,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pō),土部,共8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