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88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22頁,第3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98頁,第19字
音《唐韻》:去乾切;《集韻》、《韻會》:丘虔切,𡘋音愆。
《說文》:袴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徵褰與襦。
例又,搴也。
《詩・鄭風》: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禮・曲禮》:暑毋褰裳。
例又,司馬相如〈子虛賦〉:襞襀褰縐。〔註〕褰,縮也。
音又,《類篇》:紀偃切,音湕。九件切,音蹇──義𡘋同。
例或作𧝱䙭𧛓。
注解
〔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褰〕字拼音是qi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𡨄、衣,五行属木。
〔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ān] ⑴ 揭起:“子惠思我,~裳涉溱”。⑵ 古代称套裤。
含“褰”的成语
褰,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qiān),衣部,共16画,上下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