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溽的解释

复制

ㄖㄨˋ

氵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6EBD CJK 基本汉字

13画

10

左右结构

会意字

IDFF

EMVI

VGDS

31143

3314

6865

U+6EBD

[4411311534124]点、点、提、横、撇、横、横、竖提、撇、捺、横、竖钩、点

溽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641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589頁,第10

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𡘋音辱。
說文》:濕暑也。
禮・月令》:土潤溽暑。

又,《博雅》:濕也。郭璞〈江賦〉:林無不溽。

又,濃厚也。
禮・儒行》:其飮食不溽。〔註〕恣滋味爲溽,溽之言欲也。〔疏〕言飮食尚質不濃厚也。

又,水名。
穆天子傳》:巳酉,天子飮于溽水之上。

又,楊氏《古音》:人余切。古《歸藏易・需卦》作溽字,同「濡」。

注解

〔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溽〕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辱,五行属

〔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辱声。本义是湿热。

〔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rù] ⑴ 湿润;闷热⑵ 味深厚:“其饮食不~”。

含“溽”的组词
含“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