鬺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鬲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92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59頁,第4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56頁,第39字
音《集韻》、《韻會》:式羊切;《正韻》:尸羊切,𡘋音商──與𩰱同。
《博雅》:鬺,飪也。
《史記・封禪書》:皆嘗烹鬺上帝鬼神。〔註〕徐廣曰:鬺,烹煑也。
《前漢・郊祀志》〔註〕:師古曰:鬺,烹煑而祀也。
《韓詩》引〈采蘋〉曰:于以鬺之,唯錡及釜。
注解
〔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鬲部。
〔鬺〕字拼音是sh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鬲、𬀷。
〔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āng] ⑴ 烹煮牲肉以祭祀:“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烹)~上帝鬼神。”
含“鬺”的组词
鬺,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shāng),鬲部,共21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