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觢的解释

复制

shì ㄕˋ

角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89E2 CJK 基本汉字

13画

6

上下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DHVE

QHNBG QHNBQ

CIRL

57227

待添加

待添加

U+89E2

[1112533535112]横、横、横、竖、横折钩、撇、撇、横撇/横钩、撇、横折钩、横、横、竖

觢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角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32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141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1116頁,第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尺制切,音懘。
說文》:一角仰也。
易・睽卦》:其牛掣。
集韻》:掣觢通,或作挈。

又,《廣韻》、《集韻𡘋時制切,音誓。
類篇》:牛角立謂之觢。
爾雅・釋畜》:角皆踊觢。〔疏〕牛兩角豎者名觢。
集韻》或作掣。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一角仰。一曰豎角牛也。

玉篇》作㸷。

注解

〔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角部

〔觢〕字拼音是sh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㓞、角

〔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ì] ⑴ 两角直立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