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欶的解释

复制

shuò ㄕㄨㄛˋ sòu ㄙㄡˋ

欠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B36 CJK 基本汉字

11画

7

左右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GKIW-86、SKQW-98

DLNO

FJRO

57982

待添加

待添加

U+6B36

[12512343534]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撇、捺

欶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欠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59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568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517頁,第6

廣韻》:所角切;《集韻》、《韻會》:色角切,𡘋音朔。
說文》:吮也。
通俗文》:含吸也。韓愈詩:酒醪傾共欶。

又,著也。
淮南子・修務訓》:淬霜露,欶𨃤趹。

集韻》或作嗽、𠲿、嗍。

又,《集韻》:所六切,音縮。又,蘇谷切,音速──義𡘋同。

又,《廣韻》:蘇奏切;《集韻》:先奏切,𡘋音漱──上氣也。一曰咳也。與嗽同。
周禮・天官・疾醫》:冬時有嗽,上氣疾。〔註〕嗽,亦作欶。〔疏〕上氣逆喘也。

注解

〔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欠部

〔欶〕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uò、s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束、欠

〔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uò] ⑴ 吮吸。⑵ 饮,喝:“酒醪欣共~。” [sòu] ⑴ 古同“嗽”,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