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嗽的解释

复制

sòu ㄙㄡˋ

口部 共14画 左中右结构 U+55FD CJK 基本汉字

14画

11

左中右结构

会意字

KGKW-86、KSKW-98

RDLO

JFJR

67082

0870

4352

U+55FD

[25112512343534]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撇、捺

嗽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72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204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132頁,第28

廣韻》:蘇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奏切,𡘋音謏。
玉篇》:咳嗽也。
周禮・天官・疾醫》:冬時有嗽上氣疾。〔釋文〕西豆反──亦作欶。
廣韻》本作瘶。

又,《集韻》:所救切,音瘦──本作漱,盪口也。
史記・倉公傳》:日嗽三升。

又,《五音集韻》:桑谷切,音速──吮也。

又,《廣韻》:所角切;《集韻》:色角切,𡘋音朔。
廣韻》本作欶,口噏也。
集韻》:吮也。同「嗍」。

注解

〔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嗽〕字拼音是sòu,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口、欶,五行属

〔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òu] ⑴ 〔咳(ké ㄎㄜˊ)~〕见“咳”1。

含“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