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菼的解释

复制

tǎn ㄊㄢˇ

艹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83FC CJK 基本汉字

11画

8

上下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AOOU

TFF

EUUO

44809

5485

待添加

U+83FC

[12243344334]横、竖、竖、点、撇、撇、点、点、撇、撇、捺

菼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88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040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1008頁,第22

唐韻》:吐敢切,音毯。
說文》:雚之初生。
爾雅・釋草》:菼薍。〔註〕似葦而小,實中,江東呼爲烏蓲。
詩・王風》:毳衣如菼。〔箋〕毳衣之屬有五色,其靑者如鵻。〔傳〕郭璞曰:菼草色如鵻,在靑白之閒。
字說》:菼中赤,始生未黑,黑已而赤,故謂之菼,可爲帚。
禮・玉藻》桃茢。〔註〕茢,菼帚也。

說文》作𦵹,或作炎。

注解

〔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菼〕字拼音是tǎ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炎

〔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ǎn] ⑴ 初生的荻。《爾雅•釋草》:“菼,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