煻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19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678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628頁,第23字
音《廣韻》、《集韻》𡘋徒郎切,音唐。
《廣韻》:煻煨火。
《集韻》:熱灰謂之煻煨。
例又,《正字通》:煻煨池在遼東,北有唐太宗烽火臺,五里閒有火穴,名煻煨池,夜明如晝;或有物,去池三十步,無巨細脅入池中。
注解
〔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煻〕字拼音是t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唐。
〔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áng] ⑴ 〔~煨火〕灰中的火。简称“煻”。⑵ 〔~灰〕带火的灰。
含“煻”的组词
煻,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táng),火部,共14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