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殄的解释

复制

tiǎn ㄊㄧㄢˇ

歹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6B84 CJK 基本汉字

9画

5

左右结构

会意字

GQWE

MNOHH

AROP

18222

2989

7369

U+6B84

[135434333]横、撇、横撇/横钩、点、撇、捺、撇、撇、撇

殄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歹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86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579頁,第45

標點整理本: 第528頁,第42

古文: 𣦺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典切,填上聲。
說文》:盡也。一曰絕也。
書・舜典》:朕堲讒說殄行。〔孔傳〕言疾讒說,絕君子之行也。又,〈畢命〉:商俗靡靡,餘風未殄。

又,《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註〕殄,病也、絕也。

又,與腆同。
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鄭註〕古文腆皆作殄。
詩・邶風》:籧篨不殄。〔箋〕殄,當作腆,善也。
正義》曰:腆與殄,古今字之異,故《儀禮》註云:腆古文字作殄,是也。

又,《集韻》或作填。
詩・小雅》「哀我填寡」,填,徒典切。

注解

〔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歹部

〔殄〕字拼音是ti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歹、㐱,五行属

〔殄〕字造字法是形声。歺( è ),剔解后的残骨。隶变人“歹”。从“歺”多与死亡有关。本义是断绝;竭尽。

〔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iǎn] ⑴ 尽,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