庣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广部
武英殿刻本: 第827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345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288頁,第19字
音《廣韻》:吐彫切;《集韻》、《正韻》:他彫切,𡘋音祧。
《廣韻》:不滿之貌。
《前漢・律歷志》:旁有庣焉。〔註〕師古曰:庣,不滿之處也。
音又,《集韻》:田聊切,音迢──過也。
《前漢・律歷志》〔註〕:鄭氏曰:庣,過也。
注解
〔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广部。
〔庣〕字拼音是tiāo,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广、兆,五行属-。
〔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iāo] ⑴ 凹下或不满的地方:“其法用铜,方尺而圜其外,旁有~焉。”
庣,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tiāo),广部,共9画,半包围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