藬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4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6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37頁,第4字
音《唐韻》:他回切,音推。
《爾雅・釋草》:藬,牛蘈。〔註〕今江東呼草爲牛蘈者,高尺餘許,方莖葉長而銳,有穗,穗閒有華,華紫縹色,可淋以爲飮。
音又,《集韻》:徒回切,音頹──義同。
注解
〔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藬〕字拼音是tu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隤。
〔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uī]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藬,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tuī),艹部,共17画,上下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