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佗的解释

复制

tuó ㄊㄨㄛˊ tuō ㄊㄨㄛ ㄊㄚ tuò ㄊㄨㄛˋ ㄧˊ

亻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4F57 CJK 基本汉字

7画

5

左右结构

会意字

WPXN

OJP

NWRR

23212

0150

5702

U+4F57

[3244535]撇、竖、点、点、横撇/横钩、撇、竖弯钩

佗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8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8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23頁,第11

廣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𡘋妥平聲──與他、它通。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

又,姓。漢佗羽。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唐何切,音駝──俗謂背負曰佗。

又,委佗,雍容自得貌。
詩・鄘風》:委委佗佗。〔疏〕委委,行之美;佗佗,長之美。
荀子・非十二子篇》:苐佗其冠。

又,《楞嚴經》:殷勤請啓,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佗。〔註〕楞嚴,大定之名。

又,《韻會》、《正韻𡘋吐臥切,音唾──加也。
詩・小雅》: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又,《集韻》:徒可切,音沱──被髮也。
史記・龜筴傳》:醮酒佗髮。

又,《正韻》:延知切,音怡。
後漢・任光邳彤贊》委佗還旅,與《》委佗委蛇義同。

又,叶湯家切,音他。盧諶詩:義由恩深,分隨昵加;綢繆委心,自同非佗。

注解

〔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uó、tuō、tā、tuò、y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它,五行属

〔佗〕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人,它声。本义是负荷。

〔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ó] ⑴ 同“馱”。负载;负荷。⑵ 美。 [tuō] ⑴ 通“他”。代词。①表示第三人称。②表示远指,别的,其他的。⑵ 通“拕(拖)”。被覆。⑶ 姓。 [tuò] ⑴ 加;施及。 [yí] ⑴ 通“迤”。〔委佗〕同“逶迤”。

含“佗”的成语
佗

佗,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tuó,tuō,tā,tuò,yí),亻部,共7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