瀇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68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658頁,第37字
標點整理本: 第607頁,第23字
音《廣韻》:烏晃切;《集韻》:鄔晃切,𡘋音枉──瀇瀁,水深廣貌。
《淮南子・覽冥訓》:瀇瀁極望。
音又,《集韻》:戸廣切,音幌──與滉同。
音又,烏曠切,音䤑──與汪同,停水臭也。一曰水貌。
注解
〔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ǎng、w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廣,五行属-。
〔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ǎng] ⑴ 〔~滉( huàng )〕水深而宽广的样子,如“~~渊泫。”㈡ [wāng] ⑴ 〔~瀁( yàng )〕义同“汪洋”,形容水势浩大而宽广无边,如“潦水不泄,~~极望。”
瀇,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wǎng,wāng),氵部,共17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