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鄬的解释

复制

wéi ㄨㄟˊ

阝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912C CJK 基本汉字

14画

12

左右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ETNB

IFNL BFNL

PVUY

27227

待添加

待添加

U+912C

[34433555444452]撇、点、点、撇、撇、横折、横折、横折钩、点、点、点、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鄬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277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1264頁,第13

廣韻》:王嬀切;《集韻》:于嬀切,𡘋音爲──地名。
春秋・襄七年》: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衞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註〕鄭地。

又,《集韻》:阪名,在鄭。

又,《集韻》:吁爲切,音撝。又,俱爲切,音嬀。又,《廣韻》:韋委切;《集韻》:羽委切,𡘋音蔿──義𡘋同。

注解

〔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鄬〕字拼音是wé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為、⻏

〔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éi] ⑴ 古地名,中国春秋时属郑,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境。⑵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