滃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9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641頁,第26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9頁,第18字
音《唐韻》、《韻會》、《正韻》:烏孔切;《集韻》:鄔孔切,𡘋音蓊。
《說文》:雲氣起也。焦氏《易林》:潼滃蔚薈。
例又,《說文》:大水貌。
例又,滃渤,霧出貌。郭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
例又,湖名。范致明《岳陽風土記》:灉湖,在州南,春冬水涸,昔人謂之乾湖,《水經》謂之滃湖。
注解
〔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ěng、w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翁。
〔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ěng] ⑴ 形容水盛:“中有清泉,~然而仰出”。⑵ 形容云起㈡ [wēng] ⑴ 〔~江〕水名,在中国广东省。
滃,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wěng,wēng),氵部,共13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