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淹的解释

复制

yān ㄧㄢ

氵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DF9 CJK 基本汉字

11画

8

左右结构

会意字

IDJN

EKLU

VGKZ

34116

3238

4945

U+6DF9

[44113425115]点、点、提、横、撇、捺、竖、横折、横、横、竖弯钩

淹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0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632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580頁,第1

唐韻》:英廉切;《集韻》、《韻會》:衣廉切;《正韻》:衣炎切,𡘋音醃──水名。
說文》: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

又,漬也。
禮・儒行》:淹之以好樂。

又,《爾雅・釋詁》:淹留,久也。
左傳・僖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通作奄。
前漢・郊祀歌》:神淹留。

又,揚子《方言》:淹,敗也──水敝爲淹。

又,《集韻》:衣檢切,音掩──水涯也。一曰繅絲出緒也。
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註〕三盆手者,三淹也。

又,《廣韻》:於劒切,音俺。又,《集韻》:於贍切,音𢜰──義𡘋同。又,沒也。

又,《集韻》:憶笈切,音裛──亦漬也。

注解

〔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淹〕字拼音是y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奄,五行属

〔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ān] ⑴ 浸没( mò )⑵ 皮肤被汗液浸渍⑶ 广⑷ 滞,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