驠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馬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61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46頁,第3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41頁,第20字
音《廣韻》、《集韻》𡘋伊甸切,音宴。
《玉篇》:馬白州也。
《爾雅・釋畜註》:州,竅也,謂馬白尻者名驠。
音又,《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𡘋音煙──義同。
例《正字通》:按,伯樂相馬,亦言白州。獨《山海經》「倫山之熊如麋,其川在尾上」註:川,竅也。據此說,州當作川。川能流通,故與竅義合。凡作州者,皆川之誤。如水牛老牛之名州留,或方言,非一類,又不必改州留爲川留也。
《字彙》以州爲尻,非。
注解
〔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驠〕字拼音是y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燕。
〔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àn] ⑴ 屁股毛色白的马。
驠,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yàn),馬部,共26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