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谮的解释

复制

zèn ㄗㄣˋ

讠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8C2E CJK 基本汉字

14画

12

左右结构

会意字

YAQJ

IVMUA

SHRK

31761

6220

5858

U+8C2E

[45153515352511]点、横折提、横、撇折、撇、竖提、横、撇折、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

谮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21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181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156頁,第10

唐韻》:莊蔭切;《集韻》、《正韻》:側禁切;《韻會》:側切,𡘋簪去聲。
說文》:愬也。
博雅》:也。
玉篇》:讒也。
韻會》:旁入曰譖。
詩・小雅》:譖言則退。〔註〕有譖毀之言,則共爲排退之。
公羊傳・莊元年》:夫人譖公于齊侯。〔註〕如其事曰訴,加誣曰譖。
前漢・孫寶傳》:蒙受冤譖。

又,蝎譖。
𡌨》:古者譖從中起謂之蝎譖。

又,《韻會》:子念切──與僭通,不信也。
詩・大雅》:譖始竟背。〔箋〕譖,本亦作僭。〔又〕覆謂我僭。〔傳〕僭,不信也。本亦作譖。

又,叶子林切,音祲。
詩・大雅》: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譖,不胥以穀。譖叶林。

正字通》:俗作𧮂、譛,非。

注解

〔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譖〕字拼音是z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朁

〔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èn] ⑴ 谗毁;诬陷。《説文•言部》:“譖,愬也。” [jiàn] ⑴ 通“僭”。不信。《集韻•栝韻》:“譖,不信也。通作僭。”

含“谮”的组词
含“谮”的成语
谮

谮,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zèn),讠部,共14画,左右结构。

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