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赭的解释

复制

zhě ㄓㄜˇ

赤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8D6D CJK 基本汉字

15画

9

左右结构

会意字

FOFJ

GCJKA

BNOB

44260

6379

8487

U+8D6D

[121323412132511]横、竖、横、撇、竖钩、撇、点、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

赭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赤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0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214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192頁,第4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𡘋音者。
說文》:赤土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其土則丹靑赭堊。〔註〕赭,今之赤土也。

又,《博雅》:赤也。
詩・邶風》:赫如渥赭。〔疏〕赫然而赤,如厚漬之丹赭。
史記・秦始皇紀》:伐湘山樹,赭其山。
前漢・禮樂志》:霑汗赤,沫流赭

又,赭衣,罪人服。
前漢・𠛬法志》:赭衣塞路。
荀子・正論篇》:殺赭衣而不準。〔註〕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

注解

〔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赤部

〔赭〕字拼音是zhě,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赤、者,五行属

〔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ě] ⑴ 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