腏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6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87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953頁,第7字
音《唐韻》:陟劣切,音輟。
《說文》:挑取骨閒肉也。
《廣韻》:骨閒髓也。
音又,《廣韻》:丁活切,音掇。又,《集韻》:旋芮切,音彗──義𡘋同。
音又,《廣韻》:陟衞切;《集韻》:株衞切,𡘋音綴──祭酹也。
例本作餟,亦柞醊。
注解
〔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腏〕字拼音是zh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叕。
〔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uì] ⑴ 古同“餟”,连续祭:“其下四方地,为~,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
腏,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zhuì),月部,共12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