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潦的解释

复制

lǎo ㄌㄠˇ lào ㄌㄠˋ liáo ㄌㄧㄠˊ

氵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6F66 CJK 基本汉字

15画

12

左右结构

会意字

IDUI

EKCF

VGKK

34196

3388

3342

U+6F66

[441134432511234]点、点、提、横、撇、捺、点、撇、竖、横折、横、横、竖钩、撇、点

潦字概述

〔潦〕字的拼音是(lǎo,lào,liáo),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5画

〔潦〕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潦〕字仓颉码是EKCF,五笔是IDUI,四角号码是34196,郑码是VGKK,中文电码是3388,区位码是

〔潦〕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二级汉字

〔潦〕字异体字是

潦字笔顺
潦字详解

1lǎoㄌㄠˇ

基本解释

雨水大。

路上的流水,积水。~水。

详细解释

形容词

雨水盛大的样子rainy

水潦降,不献鱼鳖。 —— 《礼记》

潦浸(指大雨泛滥成灾);潦潦(雨大水流的样子);潦雨(大雨);潦水(雨后的积水)

名词

1.雨后积水accumulated water after raining

潦水尽而寒潭清。 —— 唐· 王勃《滕王阁序》秋深潦缩。 ——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另见 lào;láo,liáo。

2làoㄌㄠˋ

基本解释

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

详细解释

动词

1.同“涝”。水淹没;雨多inundate

潦,雨水大皃。 —— 《说文》禹之时,十年九潦, —— 《庄子·秋水》

潦旱(谓水涝与干旱);潦灾(水灾);潦岁(水涝之年)

2.另见 láo;lǎo;liáo。

3liáoㄌㄧㄠˊ

基本解释

〔~河〕水名,在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亦称“垢河”。

〔~倒〕a.落拓不羁,举止不自检束;b.颓丧,失意。

〔~草〕a.(做事)草率,不精细;b.(字)不工整。

详细解释

名词

1.水名Liao River

2.今辽宁省的辽河。

3.江西省修水的支流南潦河、北潦河。

4.河南省白河的支流。

5.另见 láo;lǎo;lào。

4láoㄌㄠˊ

详细解释

名词

1.水名。即“涝水” Lao River。在今陕西省户县境,北入渭河。

2.另见 lào;lǎo;liáo。

1làoㄌㄠˋ

详细解释

淹水,雨多成灾。

《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后汉书•卷六•孝顺帝纪》:“比年水潦,民食不赡。”

2liáoㄌㄧㄠˊ

详细解释

参见“潦倒”、“潦草”等条。

3lǎoㄌㄠˇ

详细解释

雨下很大的样子。

《礼记•曲礼上》:“水潦降,不献鱼鳖。”

积水。

《礼记•曲礼上》:“送葬不避涂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

1làoㄌㄠˋ

详细解释

〈书〉降雨成灾。也作“澇”。

水潦、十年九潦。

2làoㄌㄠˋ

详细解释

1.〈书〉雨势很大。

潦雨。

2.〈书〉(雨后)积水。也作“澇”。

积潦。

3liáoㄌㄧㄠˊ

详细解释

1.参见【潦草】。

2.参见【潦倒】。

字源字形

潦(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潦(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潦(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潦(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潦(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潦(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潦(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潦(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潦(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潦

潦,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lǎo,lào,liáo),氵部,共15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