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
1líㄌㄧˊ基本解释
①治理;处理。
②改变;改正。
③分,分开。
④道理,事物的条理。
⑤贪。
⑥厘金的略称。“釐金”或称“釐捐”,简称“釐”。
⑦量词。长度单位。尺的千分之一。
⑧量词。重量单位。两的千分之一。
⑨量词。地积单位。亩的百分之一。
⑩量词。利率。年利一厘为本金的百分之一;月利一厘为本金的千分之一。
⑪微小。
⑫通“嫠”。寡妇。
⑬春秋楚邑名。故址在今安徽省无为县。
详细解释
名
1.量词:(1) 计算长度的单位。公制一厘等于千分之一公尺。(2) 计算地积的单位。一厘等于百分之一亩。(3) 计算重量的单位。一厘等于千分之一两。(4) 计算利率的单位。年利率一厘是本金的百分之一,月利率一厘是本金的千分之一。
2.寡妇。
《文选•张协•七命》:“茕厘为之擗摽,孀老为之呜咽。”
3.姓。如五胡十六国时后秦有厘艳。
动
1.治理。
《书经•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汉•孔安国•传:“厘,治。工,官。”《资治通鉴•卷一七一•陈纪五•宣帝太建六年》:“群臣表请,累旬乃止。命太子总厘庶政。”
2.改正、改变。
《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梁书•卷三八•贺琛传》:“今若厘其风而正其失,易于反掌。”
3.赐予。
《诗经•大雅•既醉》:“其仆维何?厘尔女士。”汉•毛亨•传:“厘,予也。”
釐
2xǐㄒㄧˇ基本解释
①幸福,吉祥。
②胙,祭祀用的肉。
详细解释
名
◎福气、吉祥。
《史记•卷一○•孝文本纪》:“今吾闻祠官祝厘,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或怀厘而谒帝,或披褐而负薪。”
春厘、恭贺年厘。
釐
3láiㄌㄞˊ基本解释
◎同“萊”。①草名,即“蔓華”,亦名“蒙華”。②除草。③古国名。在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南。
详细解释
1.〈书〉治理;调整。
厘定、厘清、厘革。
2.量词:(1)用于计算长度。公制1厘等于千分之一公尺。
3.量词:(2)用于计算土地面积。1厘等于百分之一亩。
4.量词:(3)用于计算重量。1厘等于千分之一两。
5.量词:(4)用于计算利率。年利率1厘是本金的百分之一,月利率1厘是本金的千分之一。
6.姓。
釐
4tāiㄊㄞ基本解释
◎同“邰”。古地名。
详细解释
◎吉祥;福气。
恭贺新厘。
釐
5làiㄌㄞˋ基本解释
◎通“賚”。賜,予。
釐
1líㄌㄧˊ釐
2xīㄒㄧ釐
1líㄌㄧˊ釐
2xīㄒㄧ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或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秦 简 放马滩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釐,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lí,xǐ,xī),里部,共18画,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