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字概述
聾字笔顺
聾字详解
聾聋
lóngㄌㄨㄥˊ基本解释
◎见“聋”。
详细解释
名
◎听觉迟钝或无法听到声音的症状。
《说文解字•耳部》:“聋,无闻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
形
1.听觉迟钝或听不到声音。
《宋书•卷五三•庾登之传》:“不痴不聋,不为姑公。”
耳聋。
2.昏昧不明。
《左传•宣公十四年》:“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晋•杜预•注:“聋,暗也。”
聾聋
lóngㄌㄨㄥˊ详细解释
1.丧失听觉或听觉迟钝。
振聋发聩、耳聋眼花、耳朵有点聋。
2.〈书〉比喻愚昧无知。
聋昧、聋聩。
聾聋
lóngㄌㄨㄥˊ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𠂤组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楚〔战国〕 简 上博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聾,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lóng),耳部,共22画,上下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