臠字概述
臠字笔顺
臠字详解
臠脔
luánㄌㄨㄢˊ基本解释
①瘦。《説文•肉部》:“臠,臞也。”
②把肉切成块状。《説文•肉部》:“臠,切肉也。”《正字通•肉部》:“臠,塊割也。”
③肉块。《淮南子•説林》:“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肉。羉( luán )聲。本義:小塊肉。
2.同本義a small slice of meat。
一曰切肉,臠也。 —— 《說文》嘬謂一舉盡臠。 —— 《禮記·曲記》注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 —— 《淮南子·說林訓》
臠臠(切成小塊的肉);臠膾(切成塊的魚肉)
3.量詞。用於塊狀的魚肉 slice。
臠肉(猶言一塊肉。謂其量少)
動
◎切肉成塊 slice meat up 臠,臞也。——《說文》 棘人臠臠兮。——《詩·檜風·素冠》 取新鯉魚,去鱗訖則臠。——《齊民要術·作鮓》 未受犧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臠割之間。——《後漢書·邊讓傳》 又如:臠制(分割而制伏之);臠割(分割;切碎);臠股(謂割股療疾以示虔敬);臠身(分割身體) 【漢典】。
臠脔
1luánㄌㄨㄢˊ详细解释
动
◎把肉切割、分解成肉块。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形
◎参见“脔脔”条。
臠脔
2lüǎnㄌㄩㄢˇ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臠脔
luánㄌㄨㄢˊ详细解释
1.把肉切成块状。
脔割、肌骨脔分。
2.块状的肉。
尝一脔肉,知一鼎味。
字源字形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臠,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luán),肉部,共25画,上下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