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弭的解释

复制

ㄇㄧˇ

弓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5F2D CJK 基本汉字

9画

6

左右结构

会意字

XBG

NSJ

YZCE

11240

1725

6984

U+5F2D

[515122111]横折、横、竖折折钩、横、竖、竖、横、横、横

弭字概述

〔弭〕字的拼音是(mǐ),部首是弓部,总笔画是9画

〔弭〕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弭〕字仓颉码是NSJ,五笔是XBG,四角号码是11240,郑码是YZCE,中文电码是1725,区位码是

〔弭〕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弭〕字异体字是

弭字笔顺
弭字详解

ㄇㄧˇ

基本解释

平息,停止,消除。~除。~谤(止息诽谤)。~患。~兵(平息战争)。

安抚,安定。内~父兄,外抚诸侯。

顺服。~从。

弓末的弯曲处。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同本义horn bow

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 —— 《说文》。按,以骨饰两头,不缴束,不漆。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弓梢的弯曲处bow-bent point

象引鱼服。 —— 《诗·小雅·采薇》桦皮装弓,两端骨弭。 —— 《南史》

弭头(弓的下端)

动词

1.止息;中断stop; put down; remove

不可弭忘。 —— 《诗·小雅·沔水》祸至今未弭。 —— 《国语·周语下》众不可弭。 —— 《国语·晋语二》于是乎弭其百苛。 —— 《国语·楚语下》子其弭口无言。 —— 《战国策·秦策二》吾能弭谤矣。 —— 《国语·周语上》

弭息(平息,止息);弭兵(息兵;停止战争);弭戢(止息,收敛);弭节(驻节,停车;少停);弭宁(平息)

2.顺从submit to

城邑莫不望风弭从。 —— 《后汉书》

弭耳受教(驯服;服帖);弭从(服从,顺从)

3.消除remove

春招弭,以除疾病。 —— 《周礼·春官·男巫》

弭盗无方(除盗无方);弭患无形(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弭难(消除灾难)

4.通“敉”。安抚,安定subjugate

春招弭以除疾病。 —— 《周礼·春官·男巫》

ㄇㄧˇ

详细解释

1.无彩缴缠饰,末端以骨、角镶嵌的弓。

《说文解字•弓部》:“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桂馥义证引孙炎曰:“弭谓不以缴束,骨饰两头者也。”

2.弓的末端。

《广韵•上声•纸韵》:“弭,弓末。”《诗经•小雅•采薇》:“四牧翼翼,象弭鱼服。”

3.地名。春秋时郑地,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密县境。

4.姓。如汉代有弭彊。

1.停止、平息、消除。

《左传•成公十六年》:“若之何,忧犹未弭。”《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

2.安抚。

《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3.遗忘。

《文选•江淹•杂体诗•潘黄门》:“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

ㄇㄧˇ

详细解释

1.〈书〉止息;平定。

弭兵、弭谤、消弭战争、弭平暴动。

2.姓。

字源字形

弭(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弭(金文·西周·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弭(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弭(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弭(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