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鸣的解释

复制

míng ㄇㄧㄥˊ

鸟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9E23 CJK 基本汉字

8画

3

左右结构

会意字

KQYG-86、KQGG-98

RPYM

JRZ

67027

7686

3589

U+9E23

[25135451]竖、横折、横、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鸣字概述

〔鸣〕字的拼音是(míng),部首是鸟部,总笔画是8画

〔鸣〕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鸣〕字仓颉码是RPYM,五笔是KQYG-86、KQGG-98,四角号码是67027,郑码是JRZ,中文电码是7686,区位码是

〔鸣〕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鸣〕字异体字是

鸣字笔顺
鸣字详解

míngㄇㄧㄥˊ

基本解释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同本义chirp

鸣,鸟声也。 —— 《说文》鸟兽之音曰鸣。 —— 《管辂别传》鸣鹤在阴。 —— 《易·中孚》凤皇鸣矣。 —— 《诗·大雅·卷阿》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 《诗·鸡鸣》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 ——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3.泛指发声sound

震为鸣。 —— 《易·说卦传》萧萧马鸣。 —— 《诗·小雅·车攻》鸣玉者,佩玉也。 —— 《南子·贾经》驴一鸣。 —— 唐· 柳宗元《三戒》虽大风不能鸣也。 —— 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4.震惊astonish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 唐· 王维《老将行》

5.申告redress

重者鸣官究治。 —— 明· 祁彪佳诗

6.言说;称说say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 《庄子》

7.闻名,著称be well-known

以其技鸣。 ——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以技鸣者。

以文鸣江东

8.〈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bright

里社鸣而圣人出。 —— 李康《运命论》

字源字形

鸣(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鸣(甲骨文·商·午组) 甲骨文 午组

鸣(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鸣(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鸣(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鸣(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鸣(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鸣(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鸣(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鸣(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鸣(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鸣(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鸣(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鸣(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鸣(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鸣(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鸣(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鸣(简·秦·关沮) 关沮

鸣(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鸣(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鸣(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鸣(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鸣(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