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輦的解释

复制

niǎn ㄋㄧㄢˇ

車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8F26 CJK 基本汉字

15画

8

上下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FWFL-86、GGLJ-98

QOJWJ

BDOF

55506

待添加

待添加

U+8F26

[113411341251112]横、横、撇、点、横、横、撇、捺、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輦字概述

〔輦〕字的拼音是(niǎn),部首是車部,总笔画是15画

〔輦〕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輦〕字仓颉码是QOJWJ,五笔是FWFL-86、GGLJ-98,四角号码是55506,郑码是BDOF,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輦〕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輦〕字异体字是

輦字笔顺
輦字详解

niǎnㄋㄧㄢˇ

基本解释

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車子,後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車子。~車。帝~。鳳~(皇后的車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會意。从車,兩“夫”(男子)並行,拉車前進。本義:古時用人拉或推的車。

2.同本義man-drawn carriage

輦,挽車也。 —— 《說文》與其輂輦。 —— 《周禮·鄉師》。注:“人挽行。”我任我輦。 —— 《詩·小雅·黍苗》以乘車輦其母。 —— 《左傳·莊公十二年》輦重如役。 —— 《左傳·襄公十年》恃輦而行。 —— 《戰國策·趙策》扶輦下除。 —— 《漢書·李廣蘇建傳》

輦車(古代用人挽拉的輜重車;古代宮中用的一種便車,多用人挽拉);輦輿(用人拉車;人擡的車,即後世轎子);輦夫(車伕);輦道(車道)

3.秦漢後特指君後所乘的車 imperial carriage

輦輅(皇帝的車駕);輦轂(皇帝坐的車子);輦輿(車子);輦道(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輦路(天子御駕所經的道路);輦乘(指帝王與后妃專用的車乘);輦御(皇帝的車輿)

4.借指京城capital

子弟生長京輦。 —— 陳琳《爲袁紹上書》

輦洛(京洛。指京都);輦轂(代指京城)

1.拉車draw a carriage

天子召諸侯,諸侯輦輿就馬。 —— 《荀子·大略》

輦土(用手拉車運送泥土);輦運(車運,拉車運輸);輦重(挽引重車)

2.乘車ride

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 唐· 杜牧《阿房宮賦》

輦從(同車的隨從)

3.載運;運送convey by vehicles, ships,etc.

輦金輸虜庭。 —— 陸游《聞虜亂次前輩韻》

輦送(運送);輦致(送達);輦運(運輸)

niǎnㄋㄧㄢˇ

详细解释

1.以人力挽行、推拉的车。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

2.古代皇帝的坐车,亦指贵族富豪的车子。

唐•杜甫〈哀江头〉诗:“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长安中富贵之家,豪杰之士,辇输金帛求聘他为偶的,不知其数。”

3.借指京城、京都。

《文选•左思•吴都赋》:“都辇殷而四奥来暨。”《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帝辇之下,怎容你这胡行!”

辇毂之下。

1.搭乘、乘坐。

《荀子•大略》:“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

2.运载。

《左传•庄公十二年》:“以车辇其母。”唐•李商隐〈井泥四十韵〉:“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

niǎnㄋㄧㄢˇ

详细解释

1.〈书〉古代用人拉的车。后多指皇帝、后妃或贵族富豪的座车。

龙车凤辇。

2.姓。

字源字形

輦(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輦(金文·商·商) 金文

輦(金文·商·商或西周早期) 金文 商或西周早期

輦(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輦(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輦(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輦(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輦(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輦(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輦(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輦(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