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慼
qīㄑㄧ基本解释
①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外~。~族。~友。
②忧愁,悲哀。~然。凄~。哀~。休~。
③古代兵器,像斧。
④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戉,尗声。戉:( yuè ),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2.同本义。亦用为舞具a kind of axe。
戚,戉也。 —— 《说文》干戈戚扬。 —— 《诗·大雅·公刘》朱干玉戚。 —— 《礼记·明堂位》执干戚舞。 —— 《韩非子·五蠹》
戚扬(斧钺)
3.亲属,亲戚relative。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 《吕氏春秋》
;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
4.姓。
形容词
1.忧愁;悲伤。通“慽”、“慼”sorrowful; sad。
心之忧矣,自始伊戚。 —— 《诗·小雅·小明》貌若甚戚者。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又。
蒋氏大戚。婉贞独戚然。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汝又虑戚吾心。 —— 清· 袁枚《祭妹文》
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
3.亲近,亲密intimate。
未可以戚我先王。 —— 《书·金滕》
戚疏(亲疏)
4.愤怒 angry。如:戚醮(烦恼)
5.假借为“促”( cù )。疾速fast; quick。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 《周礼·考工记·总序》
戚慼
1qīㄑㄧ详细解释
名
1.亲属。
近戚、远戚、亲戚。
2.武器名。即斧,亦可作为舞具。
《诗经•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
3.悲哀、忧伤。
唐•韩愈〈争臣论〉:“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4.姓。如明代有戚继光。
动
1.亲近。
《书经•金縢》:“未可以戚我先王。”
2.愤怒。
《礼记•檀弓下》:“舞斯愠,愠斯戚。”
戚慼
2cùㄘㄨˋ详细解释
形
◎急迫、紧迫。
《周礼•冬官考工记》:“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戚慼
qīㄑㄧ详细解释
1.亲属。
亲戚、皇亲国戚。
2.忧伤;哀愁。
悲戚、哀戚、休戚相关。
3.古代兵器,形状像斧。
干戚。
4.姓。
商 甲骨文 子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历无名间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金文 商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楚〔战国〕 简 郭店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戚,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qī),戈部,共11画,半包围结构。